高考語文小說答題技巧
有很多同學的語文小說閱讀板塊是非常的不好的,那么高考小說閱讀有哪些答題模板呢,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考語文小說答題技巧,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!
高考語文小說答題技巧
(一)故事情節的把握
把握好故事情節,是讀懂小說的關鍵,是欣賞小說藝術特點的基礎,也是整體感知文章的起點。命題者在為小說命題時,也必定以此為出發點,先從整體上設置理解文章內容的試題。
1.把握故事情節
(1)三種題型:
①用一句話或簡明的語句概括故事情節;
②文中共寫了哪幾件事,請依次加以概括;
③概括小說的部分內容(包括指出開端、發展、高潮和結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)。
(2)分析小說的故事情節,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:
①抓住場面;
②尋找線索;
③理清小說的結構。
(3)分析小說故事情節時要注意兩點:
①情節的發展變化是矛盾沖突發展的體現,分析小說的情節時必須抓住主要的矛盾沖突;
②分析情節不是鑒賞小說的目的,而是手段,是為理解人物性格、把握小說主題服務的。所以,在分析情節的過程中,要隨時注意體會它對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對揭示小說主題的作用。
2.鑒賞故事情節。
這類型的題目主要是圍繞情節構思及其作用命題。
常見題型:
1、文中寫了__情景在小說中起到什么作用?
2、某事物、人物在小說中有什么作用?
解題思路:
內容作用+結構作用
明確情節構思為表現人物的宗旨,結合情節的一般作用:
1、交代人物活動的環境。
2、設置懸念,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。
3、為后面的情節發展作鋪墊。
4、照應前文。
5、推動情節發展。
6、刻畫人物性格。
7、表現主旨或深化主題。
8、起線索作用。
9、埋下伏筆。
一是創造懸念,引人入勝;二是前后照應;三是側面襯托、埋下伏筆;四是總結上文、點明題意;五起線索作用。然后根據題目要求,結合文章作答。
根據要求組織語言表達:
__情節(事物)在文中有……作用(結構),突出了……,表現了……(內容)。
2、情節安排評價
①就全文來說有一波三折式。
作用:是引人入勝,扣人心弦,增強故事的戲劇性、可讀性。
②就開頭結尾來說有首尾呼應式。
作用:使結構緊密、完整。
如《睡美人》,開頭說女a角失蹤,制造懸念,結尾寫她在觀眾席上鼓掌,揭穿謎底,使事故情節完整,又表現了人物性格,突出了主題。又如《雪夜》開頭結尾都寫雪花飄舞,渲染凄涼氣氛,暗示了人物命運。
③就開頭來說有倒敘式(把結局放到開頭來寫)
如《祝?!?,先寫祥林嫂的死,然后再寫祥林嫂是怎樣一步步被封建禮教逼向死亡之地的。起到制造懸念。
④就結尾來說有戛然而止,留下空白式。如《書法家》。
此外,還有出人意料式、悲劇、喜劇式等。
解題技巧
1、找出情節線索,理清情節的來龍去脈。
2、由事及人,看情節發展如何為塑造人物服務。
3、見微知著,從場面和細節描寫中分析情節對表現主題的意義。
4、賞析技巧,注意發現作者組織情節的藝術匠心。
(二)人物形象的揣摩
文學即人學,以敘事為主的小說更是以寫人為中心。因而在閱讀小說時,命題者自然會從分析人物形象這一角度設置試題。
常見題型:
1、結合全文,簡要分析人物形象。
2、__是一個怎樣的人物?
3、__有哪些優秀的品質?
4、分析小說對人物進行描寫的具體方法及其作用。
高考語文小說解題思路
通過人物的描寫(語言、行動、心理、肖像、細節)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,然后根據題目要求作答。
根據要求組織語言表達:
__是一個……的人物形象。作為什么人,他怎么樣,表現了他怎樣的性格(思想品質)。
面對這些題型,我們該如何解答呢?一般可從四方面揣摩:
第一,重視小說中人物的身份、地位、經歷、教養、氣質等,因它們直接決定著人物的言行,影響著人物的性格。
第二,通過人物的外貌、語言、行動、心理描寫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。第三,小說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活動的,所以分析人物就應把他們放在一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下去理解。
第四,注意作者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。
(三)環境
高考語文小說常見題型
①在文中準確地找出描寫環境的句子;
②就指定的環境描寫說出其作用;
③依據文章內容發揮想像續寫一段環境描寫。
環境的作用:
①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;
②暗示社會環境(背景、習俗、思想觀念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等);
③揭示人物心境,表現人物身份、地位、性格;
④渲染氣氛、奠定基調;
⑤推動情節的發展或作為情節線索;
⑥揭示或深化主旨。
(四)主題
小說的主題是小說的靈魂,是作者的寫作目的之所在,也是作品的價值意義之所在。主題的深淺往往決定著作品價值的高低,因此,欣賞小說必須欣賞小說的主題。
解題模式:
(1)梳理文章結構。
(2)概括內容主旨。
(3)聯系思想感情,多角度思考。
主題的概括:
這篇……(或文本)通過對……的記敘(或描寫),反映了(表現了)……精神;歌頌了(贊揚了)……品質;揭示了(揭露了)……實質(罪行、問題)。
抓住小說的文體特征,也就抓住了小說命題的精髓。那就是人物、情節和環境。在應考時要充分認識到“牽一發而動全身”的道理。這三者是緊密聯系的,在任何一點上設置問題,都可以聯系到其他另外兩點,特別是人物與情節之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