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節有什么傳統活動
中秋節是我們團圓的節日,那么你知不知道在中秋節里有什么傳統活動嗎?不知道的話不妨來看看吧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秋節有什么傳統活動,希望大家喜歡。
中秋節有什么傳統活動
1、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、賞月、拜月、吃月餅、賞桂花、飲桂花酒等傳統活動,流傳至今,經久不息。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,為寄托思念故鄉,思念親人之情,祈盼豐收、幸福,成為豐富多彩、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。中秋節與端午節、春節、清明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。
2、在中秋節,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,《禮記》中就記載有“秋暮夕月”,即祭拜月神。到了周代,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。設大香案,擺上月餅、西瓜、蘋果、李子、葡萄等時令水果,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。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。
3、我國城鄉群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,俗話中有:“八月十五月正圓,中秋月餅香又甜”。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,“月餅”一詞,最早見于南宋吳自牧的《夢梁錄》中,那時,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。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,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征。
4、玩花燈: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,過節要玩燈。當然,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,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、兒童之間進行的。
慶祝中秋節的目的和意義
首先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,過傳統節日可以增進文化認同、民族認同、國家認同。弘揚傳統、光大中華文化。
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,是傳統的中秋佳節。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,所以被稱為中秋。在中國的農歷里,一年分為四季,每季又分為孟、仲、季三個部分,因而中秋也稱仲秋。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,更明亮,所以又叫做“月夕”,“八月節”。
此夜,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,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。遠在他鄉的游子,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,因此中秋節也被人們稱為團圓節。
慶祝中秋節需要注意什么
一、聚餐時不要貪食,以免給胃太大的壓力,造成消化不良。
二、注意保暖,謹防感冒。秋天晝夜溫差大,而很多家庭過中秋的方式都是下午或傍晚出行,深夜賞月后才回家。注意出行時多帶件外套,以做不時之需。
三、關愛老人,謹防情緒低落
俗話說:“每逢佳節倍思親”。中秋夜,許多多愁善感的人會懷念已故的親人,尤其是老年人,就會在精神上出現不快,心情產生平日少有的壓抑,思維就會出現偏執。具體的表現是:不愛講話;食欲不佳;喜歡獨自一個人躲在“角落”里思考問題或是外出散步;時不時地講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話;拿出一些以往的親人照片或遺物看;常常感到身體不舒服,總是想睡覺;對其中的某個人格外地好,超出一般的熱情(常常把現實中活著的人,當成已故的思念之人,以達到寄托之情);大量地吸煙、飲酒等等。據不完全統計:中秋期間是精神病、心血管病發病的高峰期。而自殺率也是同年中比例最高的一個晚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