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節為什么有吃年夜飯的習俗
距離春節的到來越來越近了,而年夜飯一直是重頭大戲,那么你知不知道為什么要吃年夜飯呢?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為什么有吃年夜飯的習俗,希望大家喜歡。
春節為什么有吃年夜飯的習俗
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。這一天人們準備辭舊迎新,吃團圓飯。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,一年一度的團圓飯充分表現出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,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。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,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,一家大小共敘天倫,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,這是何等的幸福。而年輕一輩,也正可以借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。
年夜飯一般吃什么
1、餃子:在北方年夜飯的重中之重是餃子,除夕夜,十二點鐘聲一敲響,就開始吃餃子,因此時正是子時,取其新舊交替,子時來臨之意。餃子形似元寶,也有招財進寶的含義,寓意來年發大財。
2、雞肉:吃雞肉寓意有計,而且雞既是吉,也是祭,既代表吉祥,也代表祭祖的意思。第一頓要喝雞湯,寓意清泰平安,年輕人要吃雞翅,寓意以后展翅高飛,還要吃雞頭,希望以后能夠出人頭地。
3、魚肉:寓意年年有余。魚是宴席上最后一道菜,端上桌基本上是不吃留下它,意味著“年年有余”。有的地方,年飯時吃魚,要留頭留尾到明年(即年初),表達新年“有頭有尾”的祈愿。吃魚也象征著降妖除鬼。
4、豬肉:民間習俗中臘月二十六要燉豬肉,因為過去人們的生活條件并不好,能吃到肉食的機會也少,年前宰豬是件讓人高興的事情,這意味著過年吃到豬肉。
5、羊肉:吃羊肉寓意吉祥如意,古時“羊”通“祥”的,所以吃羊肉是很吉祥的象征。
6、豆腐:民間習俗中臘月二十五要磨豆腐,還有的地方會在大年三十的時候吃豆腐渣,有傳說是灶王會在年三十的時候下凡巡邏,大家吃豆腐渣來表示自己的生活清苦,這樣就會得到灶王爺的恩惠。
7、湯圓:“圓”意味著“團圓”“圓滿”,節慶時間吃湯圓,象征家庭和諧、吉祥,故至湯圓又叫“浮元子”。宋朝時把元宵叫做圓子,后來南方稱作湯圓,北方稱作元宵。
8、餛飩:新年吃餛飩取其開初之意。傳說盤古氏開天辟地,使“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,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”,結束了混沌狀態,才有了宇宙四方。再則取“餛飩”與“渾囤”的諧音,意思是糧食滿囤。新年吃餛飩,是取其開初之意。
9、年糕:年糕因為諧音“年高”,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,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。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、白年糕,象征著黃金、白銀,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。
10、長面:長面,也叫長壽面。新年吃面,是預祝壽長百年。
吃年夜飯的禁忌
1、老人給晚輩夾菜,一定要說有了,而不能說不要,否則容易泄露財富;
2、年夜飯上的魚每個人都要吃,圖年年有余的好彩頭;
3、成年人最好不要喝湯,代表在外奔波,沒有安定之所;
4、過了晚上十點鐘,要貼“上天言好事,下界保平安”的灶王神像在廚房,放鞭炮,接灶神;
5、在過年的時候,不吉利的話不能說,一切事情要說吉祥話,辦吉利事情;
6、吃飯的時候,千萬不能說破、敗、死等不吉利的話;